《武进县志》:茶山路在广化门外十里之内,大墩小墩连绵簇拥,有山之形。唐代湖、常二守会阳羡造茶修贡,由此往返,故名。
《檀几丛书》:“茗山在宜兴县西南五十里永丰乡,皇甫冉曾有《送羽南山采茶》诗,可见唐时贡茶在茗山矣。”“唐李栖筠守常州日,山僧献阳羡茶。陆羽品为芬芳冠世,产可供上方。遂置茶舍于洞灵观,岁造万两入贡。后韦夏卿徙于无锡县罨画溪上,去湖汊一里所。许有谷诗云:‘陆羽名荒旧茶舍,却教阳羡置邮忙’是也。”“义兴南岳寺,唐天宝中有白蛇衔茶子坠寺前,寺僧种之庵侧,由此滋蔓,茶味倍佳,号曰蛇种。土人重之,每岁争先饷遗。官司需索,修贡不绝。迨今方春采茶,清明日,县令躬享白蛇于卓锡泉亭,隆厥典也。后来檄取,山农苦之,故袁高有‘阴岭茶未吐,使者牒已频’之句。郭三益诗:‘官符星火催春焙,却使山僧怨白蛇。’卢仝《茶歌》:‘安知百万亿苍生,命坠颠崖受辛苦。’可见贡茶之累民,亦自古然矣。”
《洞山茶系》:“罗岕,去宜兴而南,逾八九十里。浙直分界,只一山冈,冈南即长兴山。两峰相阻,介就夷旷者,人呼为岕云。履其地,始知古人制字有意。今字书“岕”字,但注云‘山名耳’。有八十八处,前横大涧,水泉清驶,漱润茶根,泄山土之肥泽,故洞山为诸岕之最。自西氿溯涨渚而入,取道茗岭,甚险恶。[县西南八十里。]自东氿溯湖汊而入,取道瀍岭,稍夷,才通车骑。”“所出之茶,厥有四品:第一品,老庙后。庙祀山之土神者,瑞草丛郁,殆比茶星肸蠁矣。地不下二三亩,苕溪姚像先与婿分有之。茶皆古本,每年产不过二十斤,色淡黄不绿,叶筋淡白而厚,制成梗绝少。入汤色柔白如玉露,味甘,芳香藏味中,空濛深永,啜之愈出,致在有无之外。第二品,新庙后、棋盘顶、纱帽顶、毛巾条、姚八房及吴江周氏地,产茶亦不能多。香幽色白,味冷隽,与老庙不甚别,啜之差觉其薄耳。此皆洞顶岕也。总之岕品至此,清如孤竹,和如柳下,并入圣矣。今人以色浓香烈为岕茶,真耳食而眯其似也。第三品,庙后涨沙、大袁头、姚洞、罗洞、王洞、范洞、白石。第四品,下涨沙、梧桐洞、余洞、石场、丫头岕、留青岕、黄龙、岩灶、龙池,此皆平洞本岕也。外山之长潮、青口、渻庄、顾渚、茅山岕,俱不入品。”
《岕茶汇钞》:洞山茶之下者,香清叶嫩,着水香消。棋盘顶、纱帽顶、雄鹅头、茗岭,皆产茶地。诸地有老柯、嫩柯,惟老庙后无二,梗叶丛密,香不外散,称为上品也。
《镇江府志》:润州之茶,傲山为佳。
《寰宇记》:扬州江都县蜀冈有茶园,茶甘旨如蒙顶。蒙顶在蜀,故以名冈。上有时会堂、春贡亭,皆造茶所,今废,见毛文锡《茶谱》。
《宋史·食货志》:散茶出淮南,有龙溪雨前、雨后之类。
《安庆府志》:六邑俱产茶,以桐之龙山、潜之闵山者为最。莳茶源在潜山县。香茗山在太湖县。大小茗山在望江县。
《随见录》:宿松县产茶,尝之颇有佳种,但制不得法。倘别其地,辨其等,制以能手,品不在六安下。
《徽州志》:茶产于松萝,而松萝茶乃绝少,其名则有胜金、嫩桑、仙芝、来泉、先春、运合、华英之品,其不及号者为片茶八种。近岁茶名,细者有雀舌、莲心、金芽;次者为芽下白,为走林,为罗公;又其次者为开园,为软枝,为大方。制名号多端,皆松萝种也。
吴从先《茗说》:松萝子土产也,色如梨花,香如豆蕊,饮如嚼雪。种愈佳,则色愈白,即经宿无茶痕,固足美也。秋露白片子更轻清若空,但香大惹人,难久贮,非富家不能藏耳。真者其妙若此,略混他地一片,色遂作恶,不可观矣。然松萝地如掌,所产几许,而求者四方云至,安得不以他混耶?
《黄山志》:莲花庵旁,就石缝养茶,多轻香冷韵,袭人断腭。
《昭代丛书》:张潮云:“吾乡天都有抹山茶,茶生石间,非人力所能培植。味淡香清,足称仙品。采之甚难,不可多得。”